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检察机关检察建议工作提质增量,近日,嘉峪关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检察建议工作推进会,市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苏瑜韬主持会议,两级院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内勤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2023年全市检察建议工作情况,对过去一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判,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意见建议。制发了嘉峪关市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通知,通知从提高制发数、回复率和采纳率,把握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重点,健全检察建议落实保障机制等八个方面,对全年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作了部署安排和要求。
苏瑜韬副检察长对2024年检察建议工作开展落实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提高站位,注重制发质量。质量是检察建议工作的生命线。严格落实最高检、省院工作部署要求,从讲政治高度认识检察建议办理的重要性,两级院业务部门要有侧重制发类案、重大、复杂、新类型及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个案社会治理。从文书格式、制发程序上提升规范化水平,从内容针对性及精准度上提升建议质效,做优做强调查核实、释法说理等工作,让每一份检察建议都“落地有声”。
二是协同发力,推动解决制发领域不宽、条线制发不均衡问题。两级院各部门在工作中要积极能动履职,主动作为,结合办案,从社会治理热点难点中发现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要强化刑检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的薄弱环节,针对案件背后的问题,及时向相关责任单位制发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多领域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从“一案一事整改”向“一类问题治理”拓展,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联动效应。
三是借助外脑,形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增强检察建议刚性,提高司法公信力,在研究提出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检察建议以及督促落实等相关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专家学者参加,听取对检察建议必要性、可行性、说理性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促进柔性建议得到刚性落实,真正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