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工作视频推进会”,会议通报了近年来甘肃省检察机关办理“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情况,两级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全体干警参加会议。
国有财产、国有土地是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共排查“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件,立案5件,终结审查2件,3件正在办理中;针对行政机关怠于履职行为,通过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收回国有土地近6000㎡,近百万元国有财产。
一、高度重视,确保正确工作方向。自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来,市院党组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工作推进会,分析形势、部署任务、传导压力。要求公益诉讼部门要深刻认识公益诉讼对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大“国财国土”领域办案力度,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公益诉讼监督质效。
二、积极学习,扩宽案件线索来源。为使“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有所突破,更好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干警注重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岗位职责,积极研究学习“国财国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强化与相关行政机关协作联动,探索建立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协作配合机制,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报纸、网络等方式将摸排线索常态化,同时以公益观察员延伸监督触角,增强主动发现“国财国土”领域案件线索的能力。
三、依法履职,不断提升监督质效。一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国财国土”领域特殊的办案规律,注重抓诉源治根本、抓前端治未病。二是制定“找准重点,深入挖掘、拓展战果、以点拓面”的工作思路,与自然资源、财政、审计、社会保障等行政机关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协作机制案件信息共享作用。三是聚焦“国财国土”领域案件突出问题,不断优化国有财产流失线索管理模式,积极维护土地出让良好秩序,共同提升“国财国土”领域监督质效。
下一步,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积极主动向市委、市人大和上级检察机关汇报,争取支持,促进诉源治理,延伸办案效果,切实增强做好做深做实“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