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当时签合同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提出来凝灰岩的系数不明确,现在合同履行了一年多了你才提出来这个条款没有明确约定……”
乙方:“签完合同我就给你们提出来了要修改合同,不然我早就交保证金了……”像这样的争吵甲方和乙方已经发生了
多次
。

事情还要从2021年说起,2021年6月甲乙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为甘肃省重点项目酒嘉绕城S06高速公路项目(以下简称S06项目)提供石料,合同约定了双方的合作期限及工程结算方式、单价等内容,但对决定工程结算量的凝灰岩系数未作明确约定,双方由此产生了误会和矛盾,从生产现场闹到乡镇府,又从乡镇闹到司法所,甚至引发了警情,但前后历经三次调解仍不能达成和解,影响了项目生产,造成了急需该项目提供建设原料的S06项目工期延迟,眼见矛盾愈演愈烈,峪泉镇政府便依据市政法委关于“三官一律”的相关规定,向检察官寻求帮助。
市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在收到矛盾纠纷调解求助后,先后联系了峪泉镇综治副书记、峪泉镇派出所及司法所了解情况,掌握了矛盾双方发生纠纷的前因后果。在矛盾调解现场,检察官通过倾听矛盾双方利益诉求,查阅了双方提供的资料,总结并归纳双方争议点为凝灰岩密度系数。考虑到矛盾双方所负责的项目涉及到省重点工程项目的原料供应,应尽快解决纠纷避免影响工期进度,检察官一边安抚当事人情绪,从法律层面向双方说明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一边为双方从情理两方面出谋划策,向其说明了合同中该条款约定不明的补救方法,并向其阐明了不同解决问题方法所要付出的综合成本。在调解人员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表明不会再就该纠纷引发警情,会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解决双方矛盾。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市城区检察院将继续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抓手,通过面对面、近距离与居民群众沟通交谈,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听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帮助随时都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