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2022年5月,嘉峪关市城区检察院从办理的多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刑事案件中发现,本市居民存在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挖和售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情况,且本市多家商铺售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锁阳、肉苁蓉,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发菜,致使辖区野生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持续遭受破坏。
【履职情况】
2022年8月嘉峪关市城区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单位在野生植物保护领域的相应职责,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人民监督员和群众代表意见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通过建章立制、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普法宣传”专项行动等方式,形成协同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监管局面,推动构建辖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
【典型意义】
检察机关以诉源治理为目的,综合运用“刑事+行政”一体化办案模式,聚焦野生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以“我管”促“都管”,联合各行政机关协同发力,形成了对破坏野生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合力,实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办案效果。
2023年1月该案被评为“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百强案例”。
图1:2022年8月23日,市城区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
图2:2022年9月10日,市城区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开展联合普法宣传活动。
图3:2022年8月26日,多家媒体对案件办理过程进行报道。